我们的很多家长都来信咨询,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变化。是的,这个问题也困扰着不少的爸爸妈妈。随着孩子身体和心灵的慢慢成熟,家长也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今天,学大网就为大家开展家长课堂:四招教你当好初中生的父母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给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对父母言听计从。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正确意见,有事同他们商量,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同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点要牢记:家长在某些事情上有“绝对权利”,平等只是相对的,要让孩子知晓不可违反的原则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理解和倾听孩子的需求
主动倾听孩子,代表着父母的关爱和尊重,孩子也当然愿意聆听父母的看法。倾听中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孩子在倾诉中逐渐明晰自己的问题,最后找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从而让孩子逐步学会自主、负责和独立。有时孩子的问题也不一定能解决,但因为有人接纳、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虑。当然,有时初中孩子的观点、判断很可能荒唐甚至违背主流文化。身为家长可以反对,但要告诉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建立友好的信任关系
初中阶段的孩子情绪容易冲动,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有时由于方法、言辞不当或偏听偏信,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并有碍沟通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导的方法,让孩子把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如果发生语言冲突,家长一定要冷静,可以立即采取适当方式主动停止争辩,待双方冷静后,再来开导孩子,效果也会好得多。
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
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在于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
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生活起居,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以及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其提供所需要的成长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其获得更多的力量与信心。
家长课堂:四招教你当好初中生的父母,以上的四个方法一定可以帮助爸爸妈妈们采取更好的态度和方式和家长相处。孩子在青春期是更加的渴求独立,渴求父母理解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