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学校里被忽视的中间层吗?如何突围?
我这样的中等生在学校里的处境本来是很尴尬的。成绩介于先进与后进之间,表现介于好与坏之间,高三这个时候,自然成了被忽略的那一波。顺其自然地走下去,考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也就罢了。偏偏我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在离高考将近一百天的时间里硬是冲出了个一类本科,老师说,我是一个大惊喜。
对于被忽略这件事,我很看得开。一个班几十名同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使老师忽略了我,我也不能忽略自己。我也有目标,尖子生关注的是上清华还是北大的问题,我关心的是自己能上一本还是二本。我的目标是上一本,分数还要比一本线高点才稳妥。
我是不知道自卑的中等生,老师照顾不到我,我就主动找老师,学习方法、考试内容、考试模式、应试技巧……老师不仅可以回答问题,还可以发现我的漏洞,顺便给我做一下知识的迁移连接。久了,我成了让老师印象深刻的学生。后来索性报了学大教育的课外辅导,请了几位有经验的老师一对一帮我做知识梳理。
我知道我有基础,但是那样的基础考一本不够,所以我比别人更努力。我选择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可能会获得更高回报的基础题型上。学大老师帮我每科都列了一个表,将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识、基本已掌握的部分罗列在表格的左边;将最薄弱的环节罗列在表格的右边,然后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形成个性化的表格。同时把最欠缺的部分从基础补起,争取拉高到一定程度。每弥补一个知识点,就将其从表格的右边勾到左边。走过高三,我的经历验证了一件事,只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基础是可以快速弥补的。
我每月每周每天都有计划,这些计划帮我捡起了七零八碎的时间,饭前、饭后、起床后、睡觉前,周末也成了我最丰富的宝库。我每天坚持背单词,坚持收集错题,还会写上详细的注解和总结。
我以为一直努力成绩就会一直上升,但是这其中也有反复,有考得很糟的时候,遭到我几乎以为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我会忍不住地哭一场,哭完了再分析考试题目,接着往前走,一直努力到底。
高考完了,我如愿以偿的冲到一本,我终于突围了!